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直到21世纪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碳纤维工业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然而尽管我国在未来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还会继续上升,但是目前行业内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了。主要是我国的研制技术相对落后,碳纤维产品跟国外比有较大差距,高端产品基本依赖进口。那么,要突破这种局面,国家和众多碳纤维企业该如何入手呢?
1.企业抱团发展
首先是要把业内分散的力量和资源团结起来,共同发展。具备碳纤维产业优势的吉林省在去年就成立了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确立抱团发展的思路。联盟运行半年多来,不仅成果显著,而且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在2015年吉林省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大会暨碳纤维产业发展论坛上,参会嘉宾在提升产业规模、创新发展模式和加快产品应用上达成共识。联盟成立半年来,碳纤维原丝和产能分别达5500吨/年和1170吨/年,初步形成了军工民用兼有、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2.发展模式须要改变
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不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主要差距在技术体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在具体操作上,国家和行业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个集开发、检测、应用、再提高于一体的国家级技术和产品推广平台。
3.产业规模须进一步扩大
国家需要在碳纤维产业规模提升上给予协助。没有规模优势,我国碳纤维产业在价格上就没有竞争优势,不仅不利于碳纤维产品的应用拓展,也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受阻。
4.实现产业自我的良性运转
碳纤维产业除了需要国家扶持外,实现产业自我的良性运转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碳纤维产品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加大应用领域拓展;另一方面,我国也要建设能自主掌控的应用渠道,培育有效市场。国产碳纤维在解决应用问题方面则要主攻飞机、高铁、汽车等领域,这样才能免遭国外企业的价格打压。
可以预测的是,随着我国对油耗和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轻量化概念的加速普及,国家对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必将越来越重视。所以,国内碳纤维企业要抓住这一机会,加速抱团发展,共同提升,加快产业链整合,做好碳纤维汽车。
- END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